移民至加拿大後,總希望在負擔能力許可的情況下置業。但在暢旺樓市的情況下,置業前要問自己是否可以承擔樓市下跌兩至三成的風險呢? 這是屬於家庭生計和心理壓力的問題,要慎重考慮清楚。
至於我們,原定打算等到明年暑假才考慮是否置業,好讓了解孩子將會入哪所大學,又或者哪一個城市會有更多適合自己的就業機會。此外,亦留些空間去觀察經濟發展。
對於曾經歷過沙士經濟狀況的港人,現時經濟並非如昔日的情況般壞,新建房屋需要時間建造,抵消不了現時的住屋需求,所以在需求下房屋保持成交暢旺和價格向上,加上加元匯率持續上升,這些都影響了提早在加拿大置業的決定。
說到影響置業的最終決定,莫過如何安置從香港運過來的全部家當。當你租住別人的地方,住屋的燈光、水電設備、原有的擺設和空間、門前和後園的東西、車房空間等等,因限制下,你都不能隨心去改動,而且你更不會花錢去添置傢俬和設備,也不想將不常用的香港東西拆箱放置入租賃屋內,以免日後大費周章去收拾。由於這個原因,在船運未到來前,我們啟動了睇屋活動。期間,我們體會了這裡的樓房買賣知識和技巧等等。這裡的房屋因其獨立性,例如土地面積、間隔、大細、新舊、有冇裝修、每年的物業稅等,加上投標或房屋買賣,導致所有的叫價和成交價都是令人廢解的海鮮價,所以很難評論是貴或平。從近期的成交價觀察,有可能會發現細屋貴過大屋,廿年屋貴過十年屋等,又或者好殘舊的屋又會出現好理想的成交價 (對舊業主來說),所以這裡的人對於置業的心態真是不能估計呀❢
- 待續 -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